• <acronym id="0xhyk"><address id="0xhyk"><del id="0xhyk"></del></address></acronym>

  • <wbr id="0xhyk"><menu id="0xhyk"><option id="0xhyk"></option></menu></wbr>
      1. 農業農村部耕地質量監測保護中心  >  要聞動態  >  正文

        農業農村部耕地質量監測保護中心黨支部在吉林省大安市開展“我幫農民改鹽堿” 實踐活動

        發布日期: 2023-09-28 作者: 來源: 【字體: 打印本頁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耕地保護和鹽堿綜合開發利用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2023年,農業農村部耕地質量監測保護中心組織全國耕地質量監測保護體系繼續開展我幫農民建良田實踐活動,創建核心示范樣板田44439.8萬畝,舉辦技術培訓16018.5萬余人次,建立土壤培肥改良與治理修復模式118,解決耕地質量問題415次。

          927日,耕地質量中心聯合吉林省農業農村廳在吉林省大安市開展“我幫農民改鹽堿”活動。活動組織全國31自治區、直轄市)耕地質量監測保護機構負責耕地質量評價保護工作的同志、九大區技術支撐單位專家現場觀摩了大安市龍沼鎮龍沼村、海坨鄉三業村鹽堿地改良示范點,對當地農戶開展鹽堿地改良技術培訓與指導服務,組織中科佰澳格霖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河北硅谷肥業有限公司、山東潤晟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遼寧津大盛源集團4家企業免費為農戶贈送鹽堿地改良技術產品。農業農村部耕地質量監測保護中心主任謝建華、副主任任意,吉林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馬宏山及白城市農業農村局局長范非、大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郭贏出席活動儀式并講話。 

           

          活動儀式上,耕地質量中心對進一步推進“我幫農民改鹽堿”行動提出三點要求。一是結合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摸清鹽堿地土壤資源、水資源以及水利工程配套情況,分析鹽堿地開發利用的優勢與障礙因素,制定詳細工作方案,推出一批幫助農民改鹽堿的實招硬招,協調推進工作落實。二是協同科研、教學、推廣、企業等多方力量,共同開發鹽堿地改造與綜合利用的新技術、新品種、新產品、新裝備,分區建立技術模式,走“以地適種”和“以種適地”相結合的道路。通過技術集成創新與示范推廣,構建多元服務體系,推動為農民辦實事常態化。三是充分運用各類宣傳手段,及時宣傳實踐活動的典型經驗、突出亮點、成功案例、工作成效,擴大社會影響,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耕地質量保護的良好氛圍。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