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耕地質量等級評價技術培訓班(第一期)在江蘇揚州舉辦
為扎實有序推進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耕地質量評價工作,10月30日—11月2日,農業農村部耕地質量監測保護中心在江蘇省揚州市舉辦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耕地質量等級評價技術培訓班(第一期)。來自全國31個?。ㄗ灾螀^、直轄市)承擔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耕地質量等級評價工作的支撐單位人員和省、市、縣耕地質量監測保護機構人員參加了培訓。培訓班宣貫了新修訂的《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耕地質量等級評價技術規范》,講解了耕地質量等級評價關鍵環節技術,講解了縣域耕地資源管理信息系統使用方法,組織學員開展系統上機操作實習并進行現場答疑。農業農村部耕地質量監測保護中心副主任任意出席培訓并講話。
培訓班對規范有序推進耕地質量評價工作提出3點要求。一是加強耕地質量調查與檢測數據的前置審核把關,把牢耕地質量評價數據質量入庫關口,確保評價基礎數據科學準確。二是規范耕地質量評價技術方法。要按照“統一評價指標選取、統一指標權重、統一隸屬函數、統一賦值方法、統一綜合指數等級劃分、統一產能計算方法”的“六統一”要求規范開展評價工作,確保評價結果符合地方實際。三是推動耕地質量評價成果廣泛應用。要堅持目標導向與問題導向,著力摸清耕地質量等級與糧食產能分布狀況、土壤立地條件與主要質量性狀的分布、耕地土壤障礙因素與退化狀況、土壤養分狀況基礎上總結提煉耕地質量評價成果,因地制宜提出有針對性的耕地土壤培肥改良、種植管控、科學施肥等對策措施建議,讓評價成果發揮更大作用。